鱸魚病害防治技巧 鱸魚常見病癥及處理方法
00
鱸魚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海洋魚類,但其在養殖過程中容易受到多種疾病的侵擾。以下將詳細介紹鱸魚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術。
1、鱸魚眼球白燭癥
此病多見于春夏季節,主要表現為魚的眼球出現白色斑點,并逐漸擴散覆蓋整個眼球,嚴重時會導致眼球突出甚至脫落。病因通常與餌料不新鮮或維生素缺乏有關。
防治方法是及時更新養殖水體,投喂新鮮餌料,并在餌料中適量添加維生素B。
2、鱸魚水霉病
患病鱸魚體表會出現絮狀細菌,食欲減退,身體逐漸消瘦直至死亡。此病多因魚體受傷后感染所致。
可通過更換新水、保持良好水質來預防。治療時可使用6×10-6濃度的孔雀石綠藥液浸泡5-10分鐘。
3、鱸魚皮膚潰爛病
該病高發于高溫季節,主要表現為魚體局部脫鱗、充血潰爛。病因多為魚體受傷后細菌感染。
可用20×l0一6濃度的氯霉素或呋喃西林藥浴4-5小時進行治療。
4、鱸魚腸炎病
患腸炎的鱸魚腹部脹大,肛門紅腫并伴有黃色粘液流出,病情嚴重者會死亡。病因與餌料變質或脂肪含量過高有關。
可按0.1%的比例配制呋喃唑酮藥餌,連續投喂5-7天。
5、鱸魚魚虱病
魚虱寄生在魚體上,導致鱸魚焦躁不安,常靠池壁摩擦身體,嚴重時會造成魚體消瘦死亡。
可用晶體敵百蟲全池潑灑,使池水含藥量達到0.25×10一6-0.3×10一6,間隔3天后再施藥一次,一般兩次用藥即可治愈。此外,也可用純淡水浸浴2-3分鐘,讓魚虱自行脫落。
鱸魚病害的防治需要養殖戶密切關注水質和餌料質量,定期檢查魚體健康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以確保養殖效益。
掌握鱸魚常見病害的防治技術,不僅能夠減少經濟損失,還能提高鱸魚的存活率和品質,為養殖業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