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場保健飼養技術詳解與防疫措施全面解析
近年來,豬場疫病頻發,嚴重制約了經濟效益,推行保健養殖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也將推動養殖業的深刻變革。
一、嚴格執行隔離制度
工作人員進入生產區前需更換經過消毒的工作服、工作帽與水靴,并通過消毒池(火堿水濃度2%,深度不少于20厘米)。商品豬與斷奶仔豬出售須通過專用通道由場外運輸。引進優良品種豬只時,需從非疫區采購,經當地獸醫檢疫合格后實施防疫與驅蟲措施,隔離飼養一個月確保健康后方可混群。
二、強化場區與豬舍消毒
場區凈道、污道每半月使用2%氫氧化鈉消毒一次,豬舍每周消毒1至2次。可選用碘制劑(如速可滅)、氯制劑(如威島)、過氧化物類(如速潔)及復合酚(如菌毒敵)等交替使用。
三、制定防疫與控制程序
各地豬場應依據本地疾病流行特點,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防疫計劃。以下是部分常見免疫建議:
1、仔豬:7-10日齡注射喘氣病疫苗2ml;14-21日齡再注射2ml;25-30日齡接種豬瘟疫苗2頭份;35-40日齡接種仔豬副傷寒疫苗1頭份;45-50日齡注射口蹄疫苗2ml;55-60日齡追加豬瘟疫苗4頭份。
2、母豬:配種前45天注射偽狂犬疫苗3ml并加強一次;配種前40天注射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疫苗3ml并加強一次;配種前35天注射豬細小病毒疫苗3ml并加強一次;配種前25天注射豬瘟疫苗6頭份;配種前15天注射口蹄疫疫苗3ml。
3、懷孕母豬:產前45天、20天注射大腸桿菌疫苗1頭份;產前35天注射口蹄疫疫苗3ml;產前30天、15天注射傳染性胃腸炎與流行性腹瀉二聯苗;產前25天注射偽狂犬疫苗3ml。
4、經產母豬:產后25天注射豬瘟疫苗6頭份;配種前注射偽狂犬與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疫苗。
5、種公豬:每年兩次豬瘟、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疫苗,三次偽狂犬與口蹄疫疫苗;3-4月對150日齡以上種豬注射乙型腦炎疫苗,間隔14天兩次。
6、寄生蟲防控:推薦高效安全的驅蟲藥如伊維菌素、恩拉菌素、芬苯噠唑,具體措施包括全場驅蟲、母豬產前驅蟲、公豬年度驅蟲等。
四、藥物保健方案
1、種公豬:每月添加利高霉素或大蒜泥,清理病原菌提升健康水平;配種期每日補充煮熟雞蛋與維生素E。
2、母豬:配種前預防生殖道疾病;產前清潔母豬與產房,產前產后均需添加利高霉素。
3、仔豬:及時清理黏液、盡早吃初乳、保暖、補鐵補硒、三針保健。
4、生長育肥豬:定期補充多維素與活菌制劑,增強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