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羊喂氨化飼草氨中毒 有效處理中毒方法
00
在推廣氨化飼草養羊過程中,由于部分養羊戶對氨化飼草處理不當,導致羊攝入過量氨,引發氨中毒,給養羊戶帶來經濟損失。
以下是如何預防羊喂氨化飼草氨中毒及中毒后的處理方法,供參考。
1、羊喂氨化飼草發生氨中毒的癥狀
輕癥中毒的羊表現為精神萎靡,步態不穩,食欲減退,反芻減少甚至停止,口內唾液分泌增多并垂流于體外。
重癥中毒的羊表現為不安,全身肌肉震顫,動作失調,前肢麻痹,瘤胃膨脹,口內過度流涎并伴有大量泡沫,呼吸急促,最終倒地抽搐窒息死亡。
慢性中毒的羊則表現出肺水腫、腎炎或尿道炎以及代謝紊亂,表現為尿頻疼痛,尿道排出膿性分泌物,公羊生殖器水腫。
2、羊喂氨化飼草氨中毒后的處理方法
一旦發現羊因氨化飼草中毒,應立即停喂氨化飼草,并進行緊急治療,即用谷氨酸鈉20m1~4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0m1~400ml給羊靜脈滴注,與血液中的氨結合成無毒的谷氨酰銨,隨尿液排出。
若因食入氨化飼草中毒,可用食用醋0.1千克~0.2千克對水5倍~8倍給羊內服,降低瘤胃內容物的酸堿度,阻止氨繼續分解,避免氨被吸收及產生堿毒癥。
慢性氨中毒的羊需配合肌肉注射抗生素類藥物(如青霉素、鏈霉素等),防止炎癥擴展及繼發感染。
3、如何預防羊喂氨化飼草發生氨中毒
為避免羊食用氨化飼草發生氨中毒,需采取有效預防措施:
一是根據不同季節的氣溫條件,嚴格控制氨化飼草的發酵時間,確保氨化飼草發酵成熟,如氨化飼草使用尿素、碳銨作為氨源時,必須完全溶解于水中后使用,發酵裝池時需將氨源均勻噴灑于飼草上。
二是氨化飼草發酵成熟后需散氨后喂羊,晴天散氨時間至少10小時,陰雨天至少24小時,散氨后氨化飼草略有氨味時喂羊最佳。
三是氨化池、氨化飼草堆放處應與羊飼養房嚴格隔離,羊飼喂氨化飼草時需隨用隨取,保持飼養房內空氣流通,避免氨化濃度過高。
四是未斷奶的羔羊因瘤胃微生物系統尚未完全形成,過量攝入氨化飼草易引發氨中毒,故需謹慎飼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