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養殖項目有哪些? 特種動物養殖技術與優勢分析
目前我國的特種養殖項目很多,比較適合發展的特種養殖項目也比較多,比如獸類的獺兔、水貂、狐貍、貉子、麝鼠,禽類的山雞、鴿子,淡水特養中的烏龜、牛蛙、泥鰍、河蚌,特種海產中的海參、鮑魚、對蝦等等,都可以注意適當的發展,對于那些目前還沒有成行、數量和用途特別稀少的特養動物物種,應慎重發展,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特種養殖項目。
一、肉牛養殖
從國內市場需求來看,人們對畜產品的消費習慣逐漸改變,由過去的食冷凍肉為主開始向鮮活、多元化、營養、科學方面轉變,消費結構也由過去的單一品種肉牛羊肉、特優稀等畜產品轉變,消費頻度增強,由過去的年節見肉、奢侈品變成家常菜。農民也可以在集市上隨時買肉。從國際市場看,入世后,我國畜產品貿易進入全球范圍的大流通、大循環、大市場,世界市場的需求波動對國內市場也有影響。世界肉類市場上牛羊肉、乳制品消費占比重較大,豬肉和禽肉消費占的比例較小。
我國肉牛及其產品都具有相當強的競爭力,特別是南陽牛、秦川牛等六大地方優良品種牛具有牛肉鮮嫩多汁、風味好等諸多優點,對其存在的生長發育速度慢、育肥日增重低等缺點,我們可以利用西門塔爾、利木贊、德國黃牛、皮埃蒙特等國外優良肉牛品種進行改良,然后對雜交后代育肥,這樣既可以生產高檔、優質牛肉,又增加了養牛戶(場)的經濟收入。
特種養殖項目有哪些?
據對中原肉牛帶養牛生產區的調查,肉牛短期育肥3-4個月,每頭牛可盈利500-600元。同時,我們要按照國內外市場的需要,組織好牛肉精深加工。要根據市場的需求的方向和規模安排生產。要改變觀念,調整思路,以質取勝,這樣才能達到農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目的。如同樣是牛肉,農民生產的架子牛,拿到市場上僅賣十幾元。而長春皓月清真肉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牛肉,采用美國、德國、法國、荷蘭、丹麥等7個國家先進技術設備,年出口創匯3000多萬美元。最好的肉塊在中東市場每千克100元,而最差的肉塊在國內市場也能賣18元/千克。且牛眼經過深加工,制成生物藥品,每瓶能賣上百美元,經濟效益十分誘人。
二、高產奶牛養殖
發達國家每人年消費奶量都在300千克以上,世界人均消費奶量出有94千克,而我國人均僅為8.4千克,河南人均只有 3.1千克,國內外相差何其懸殊!入世后,隨著對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國奶業必將有一個高速度的發展。目前,國家正在推行“學生奶計劃”。
如果每個中小學生每天喝一杯牛奶,則我國每年牛奶產量就得翻番。在我國,飼養一頭高產奶牛,年產奶量可達7噸,其料奶比僅為0.25∶1,每頭奶牛年產值為1.3萬元,純收入為8000元左右。如果一個農民年飼養10頭高產奶牛,一年可收入8萬-10萬元。一頭奶牛就是一棵“搖錢樹”。因此,在大中城市及其郊區縣(市),大力發展奶牛飼養業,再把奶產品綜合加工搞上去,其經濟效益是十分可觀的。
特種養殖項目有哪些?
三、波爾山羊養殖
近些年來,我國農區大力發展山羊飼養,許多農戶大發“羊財”。許多優良地方山羊品種,例如北方的莎能奶山羊、魯北山羊、黃淮山羊、太行裘皮羊、伏牛白山羊等都是發展山羊養殖業的優良品種資源。地方良種山羊雖然都具有適應性強和耐粗飼等優點,但卻有體型矮小、生長速度慢和繁殖性能低等缺點,故經濟效益有限。如果通過引進國外大型肉用山羊(如波爾山羊)進行雜交改良,生產肉用商品山羊,則經濟效益可以成倍增加。
自1995年以來,我國引進原產于南非的肉用山羊——波爾山羊進行飼養,并與本地山羊進行雜交改良,取得了明顯成效。波爾山羊成年體重,公羊為84.5-90千克,母羊為75.5-80千克,一年多胎,一胎多羔,平均年產羔羊3.6只,母羊產羔率為 207.8%。
據報道,波爾山羊與魯北山羊雜交,商品羊日增重180-220克,比本地羊快一倍。9月齡的公、母羊體重分別達 46.4千克和 39.3千克,平均比本地羊提高 58.4%左右。飼養一只波爾山羊,每年產值可達500-700元,純收入增加 300-400元、飼養一只波爾山羊雜交山羊,其經濟效益比養2-3頭豬還高。
四、種草養鵝
鵝是草食家禽,在河、湖、沙灘地或林間空隙地以及荒山荒坡等地方,種植優質牧草發展養鵝業是一項很有前途的養殖業。鵝最喜歡吃的優質牧草有苜蓿、三葉草、菊苣草、雜交狼尾草、中單321飼料玉米、魯梅克斯、俄羅斯菜和串葉松香草等。這些牧草一般每年每公頃產鮮草為10-20噸。同時,營養價值也很高,一般粗蛋白含量高達15%-20%左右,是喂鵝的優質飼草、一般每畝可養鵝200-250羽,每羽鵝飼養70-80天,平均體重可達35千克左右,而每羽鵝生產成本約為13-15元。
據市場銷售,活鵝銷售價為每千克8-10元,種草養鵝每畝產值為5600-8750元,平均約為7200元。除去成本,每畝純收入約4200元。如果再進行綜合加工利用,生產鵝肥肝、鵝掌、烤鵝以及用羽毛加上成羽絨服等,其經濟效益將成倍增加。
五、名優土雞養殖
從國際市場形勢看,我國一般肉雞(特別是從國外引進的肉雞品種)產品競爭能力下降,即使在國內市場未必十分俏銷。但是,在國內市場上,農戶家養的土雞,比老百姓所稱的“洋雞”、“飼料雞”卻要搶手得多。例如,在廣東市場上一般肉雞每千克為人民幣9元,而名優土雞(如草雞、烏骨雞)是每千克18元,相差一倍。我國各地有許多名優土雞品種(如烏骨雞、蘆花雞、三黃雞、紅雞、綠殼蛋雞等)都是發展土雞養殖業的優良品種資源。這些品種的肉、蛋產品一直在國內外市場上十分走俏,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據報道,用5%-15%的谷粒(或麥粒)飼養土雞,再補喂15%-20%青綠多汁的嫩飼草,并讓其放牧捕食蟲等食物,飼養90-100天,每只土雞素可達1.5-2.0千克,每只可獲純利8-10元。如果一個農戶每批飼養土雞1000只,每年交叉飼養6批,如果銷路有保證的話,則年純收入為4.8-6.0萬元。
特種養殖項目有哪些?
六、肉驢養殖
中國自古就有天上龍肉地下驢肉之說,可見人們早已對驢產品有認可,在一些大中小城市到處可見到驢肉餐館,但卻沒擺上百姓家的餐桌。原因:一是資源太少。二是規模化養殖的很少。三是尚未認識養驢的效益。按現在的養殖量只能滿足市場的30%。發展養驢業前景非常可觀,養殖成本低、飼料來源廣泛,秸桿,稻草,樹葉等。農民養殖條件更好,95%的飼料可以自產,飼養成本更低,是一個非常好的副業。養驢也是城鎮下崗職工,部隊轉業軍人再創業的好項目。可使秸稈飼草等轉化成肉,過腹還田、是優質的農家肥、又可種植綠色的無公害蔬菜、糧食。驢是一種非常好養殖的家畜,抗病力強,食量小,不挑食,飼料用量是馬的二分之一左右。不戀槽,吃飽就下槽。耐熱,耐寒都較強。近年來,驢肉獨特的營養和鮮美的風味以及驢產品的藥用價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為了提高在國內、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生產無公害驢肉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