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產后缺乳的原因及防治對策 母豬產后缺乳的解決方法
母豬產后乳汁少,不能滿足仔豬的需要稱為產后缺乳。母豬產后缺乳多發生在母豬產后15天內,也可發生在整個哺乳期。本文介紹母豬產后缺乳的原因及防治對策,供參考。
一、母豬產后缺乳的原因
1、懷孕期飼養管理不當
母豬懷孕期間營養不足,不但會影響到胎兒的發育,也會影響到母豬乳腺腺泡的增生。特別是在懷孕后期營養水平過低,更容易使母豬消瘦,乳腺發育不良,乳房干癟、瘦小。
2、母豬年老體衰
母豬的性成熟時間一般為5月齡~8月齡,利用5年以上(或產仔7胎~8胎以上)的母豬,大多數繁殖性能下降,如果不及時淘汰,仍然留作種用,常會發生產后乳汁不足。
3、懷孕期營養不均衡
因為母豬懷孕后,一些農戶就會喂給大量碳水化合物飼料,忽視了蛋白質、維生素的足量供應,使母豬脂肪積蓄過多,影響乳腺腺泡的發育,這些都會嚴重影響產后的泌乳。
4、母豬染病
因飼養管理不當,母豬抵抗力差,容易感染多種疾病。如果母豬產后感染鏈球菌病,不但容易發生乳房炎,還會因乳汁敗壞而使仔豬的健康受到威脅。
二、母豬產后缺乳的防治對策
1、加強懷孕期的飼養管理
喂給妊娠母豬的飼料,要講究衛生和保證質量,發霉、腐敗、變質、冰凍、帶有毒性和強烈刺激性的飼料,一定不要用來喂養妊娠母豬。
飼料在品種、品質上要保持相對的穩定,若變更頻繁,母豬不能很快適應,會影響其消化機能。
另外,為刺激乳房的發育,應經常按摩乳房,給神經系統予以適當的刺激,以促進乳腺的發育。此法對初產母豬更顯得重要。
2、提高哺乳期的飼養水平
母豬在哺乳期間,一般60天能分泌200千克~300千克乳汁,優良母豬能達到450千克乳汁。
從能量需求上來看,每多增加一頭仔豬,就需要多供給5.23mj消化能(約合0.38千克玉米)。因此,飼料能量必須要求滿足母豬需求,一般為12.5mj/千克,還要有一定的脂肪含量。
3、人工催乳
人工催乳的方法很多,但要仔細分析乳汁不足的原因,如果是患病引起的,應首先治療原發疾病。
每頓要少喂勤添,一般日喂3次~4次,每次間隔時間要均勻,尤其產后3天~5天內,母豬體質較弱,消化力不強,往往為了滿足泌乳需要而貪食,如不增加飼喂次數,致使母豬一次吃得過多,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使泌乳量降低。
4、人工哺乳
有些品種的豬產仔數很多,個別高產母豬-胎能產20多頭,像太湖豬的最高記錄是一窩產36頭仔豬。如果哺乳仔豬數過多,也會導致乳汁相對不足,這時需要人工哺乳。
人工哺乳的前提是保證初生仔豬吃上初乳。初乳是母豬分娩后5天~7天內分泌的淡黃色乳汁,對初生仔豬有特別重要的生理作用。
人工哺乳原料可用嬰兒奶粉,也可用牛奶,農村養山羊多的地方常使用羊奶。用具可使用嬰兒奶瓶。飼喂次數應視仔豬的實際需求而定,不可機械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