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黃痢的防治方法與治療措施詳解
怎樣治療仔豬黃痢呢?仔豬黃痢一般發生在出生后幾小時到一周以內(以1~3日齡最為常見)的仔豬的一種急性高度致死性傳染病,下面我們深入了解其防治方法。
一、仔豬黃痢的臨床癥狀
仔豬在出生時體況正常,于12小時后,一窩仔豬突然有1~2頭表現全身衰弱,很快死亡,以后其他仔豬相繼發生腹瀉,糞便為黃色糨糊狀,含有凝乳片。
捕捉時,由于掙扎和鳴叫時常由肛門冒出稀糞,機體迅速消瘦、脫水、死亡。
二、仔豬黃痢的病理變化
死亡仔豬脫水干瘦,皮膚皺縮,肛門裂開,周圍粘有黃色糞便,顯著的變化是胃腸道粘膜上皮的變性和壞死。
胃膨脹,胃內充滿酸臭和凝乳塊,胃底部粘膜潮紅,部分病例有出血斑塊,表面有多量粘液覆蓋。
小腸尤其是十二指腸膨脹,腸壁變薄,充血水腫,腸腔內充滿腥臭的黃色、黃白色稀薄內容物,有時混有血液、凝乳塊和氣泡,其他腸段也出現氣體,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充血、切面多汁。
三、怎樣治療仔豬黃痢
(1)加強飼養管理注意清潔衛生,及時清糞,保持豬床干燥,定期消毒,接產時用0.1%高錳酸鉀溶液擦拭乳頭和乳房,并擠掉乳頭中的少量乳汁,使仔豬盡早吃上初乳。
(2)菌苗預防選用大腸桿菌k88、k99、987p、f41四價菌苗,初產母豬產前4周、前2周各接種1次,經產母豬于產前2周接種1次。
(3)微生態療法現在生產的微生態制劑有一定療效。最常用的是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制劑,國內近幾年在豬腹瀉防治上已有多種微生態制劑上市,如調痢生(8501)、促菌生等,在吃奶前喂服,使有益菌在腸道暫時定殖,消耗氧氣,促進厭氧菌的生長,有利于腸道正常菌群的建立與恢復,可有效地防治腹瀉。應注意的是微生態制劑不能與抗生素同時使用。
四、仔豬黃痢的藥物治療
土霉素、磺胺類(復方新諾明)、氟呱酸等均為敏感藥物。但是,由于長期使用上述藥物,大腸桿菌對其普遍產生了較大的耐藥性,有些菌株能同時耐受多種藥物。
因此,為了提高藥物治療效果,建議每隔一段時間(1年或半年)進行1次大腸桿菌藥敏試驗調查,掌握細菌藥敏狀態的變化,減少用藥的盲目性。
治療時盡量聯合用藥,或2~3個月輪換用藥,既可提高療效,還能減少耐藥菌株的產生。
上一篇:母豬化胎的原因及預防措施詳解
下一篇:如何調整飼養管理策略催情空懷母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