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分娩過程中仔豬死亡原因及搶救方法詳解
00
在仔豬分娩中,經常發生各種情況,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搶救措施,會危及生命造成損失。筆者根據多年豬場工作經驗,總結了不同情況及做法,供同行參考。
1、母豬宮門開放不夠或仔豬個體過大
前者可注射垂體后葉素或催產素10-40國際單位。
對個體過大或胎位不正造成的難產,應及時糾正胎位和實行人工助產,助產時要注意修剪指甲、洗手,手臂及母豬外陰部用0.1%高錳酸鉀水消毒。
為防止子宮內膜炎,助產后最好給母豬注射青霉素80-160萬國際單位加鏈霉素100萬國際單位。
2、母豬羊膜未破裂
母豬羊膜未破裂,新生仔豬連同羊膜一起娩出。即刻撕破羊膜,放掉羊水,讓仔豬正常呼吸和自由活動,即可恢復正常。
3、新生仔豬無法進行正常呼吸
對新生仔豬口鼻部有粘液,無法進行正常呼吸的,可用毛巾把口鼻部粘液洗干凈,并對準鼻孔吹氣,促使呼吸。
也可用左手倒提仔豬后腿,迫使粘液從氣管中排出,再用右手輕輕拍打胸腹部,讓其一張一縮,直至能發出叫聲為止。
4、新生仔豬不能正常呼吸
對新生仔豬分娩后,呼吸較微弱,不能正常呼吸的,可將其仰臥在平坦地方,用雙手拉住前腿,一松一馳地壓迫胸部,幫助恢復正常呼吸。
也可用酒精抹在仔豬鼻孔上,刺激其呼吸功能,取得較好療效。
5、溫度太低造成死亡
冬春季節,新生仔豬可用小棉被裹住全身,再用紅外線取暖器(200瓦燈泡也可)烘烤預熱全身,直至蘇醒恢復正常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