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蝦幼體發育詳解:9期特點深度解讀
00
青蝦在幼體階段主要以浮游生物為食,若水質條件不佳,其成活率會大幅降低。青蝦幼體通常經歷9個發育階段,分別為第1至第9幼體期,各階段具有鮮明特點。
第一期幼體
體長約2.1毫米,復眼無眼柄且與頭胸甲相連,不能自由轉動,額角短小,頭胸甲前側角有1對頰刺。孵出后頭朝下,尾朝上倒懸于水中,游動時腹面向上,頭略向下傾斜。
隨后各期幼體的棲息方式大致相同,但后期幼體偶爾會短暫背朝上游動或在水底爬行。
第二期幼體
體長約2.3毫米,頭胸甲有1對頰刺及1對眼后刺,第五腹甲出現1對腹刺,復眼有柄且可自由活動,開始攝食。
第三期幼體
體長約2.5毫米,額角背緣出現1個齒及1個凸起,頭胸甲上出現1個鰓甲刺。
第四期幼體
體長約3毫米,額角背緣有兩齒,均位于眼柄后方。
第五期幼體
體長約3.7毫米,第一至第五對腹足出現,尾節狹長。
第六期幼體
體長約4毫米,第一觸角內鞭呈棒狀,外側凸起粗大,第二觸角內肢為5節。
第七期幼體
體長約4.3毫米,第一觸角外鞭為1節。
第八期幼體
體長約4.7毫米,第一觸角內鞭為3節、外鞭為1節,第二觸角內肢為9節左右。
第九期幼體
體長約5.2毫米,第一觸角外鞭為3節,第二觸角內肢為13節。
后期幼體已完成變態,體長約5.4毫米,游動姿態與成蝦一致,背向上,腹向下游動或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