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豬場全部被非瘟侵襲,我的豬場卻安然無恙,科學防控非瘟方法分享
我在廣西某縣養豬,現存欄94頭能繁母豬,還有十幾頭后備母豬。2019年,非洲豬瘟來襲,兩個月后,周圍豬場紛紛倒下,但我的豬場卻安然無恙,因此特意在豬場門口掛上‘不倒翁’的大旗。這并非偶然,除了地理位置的優勢外,嚴格的防控措施功不可沒。以下是我的經驗分享。
一、基礎疫苗不容忽視
無論何時,做好基礎疫苗是關鍵。我將豬場的疫苗程序列出,供參考,但具體安排需根據自身情況調整。
后備母豬:6-7月齡時接種豬瘟、細小病毒、偽狂犬、圓環疫苗,每種疫苗間隔10天。
懷孕母豬:產前40天接種大腸桿菌疫苗,產前30天接種偽狂犬疫苗,產前20天接種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二聯苗。產后21天接種豬瘟疫苗,一胎和二胎母豬產后15天接種細小疫苗,三胎及以上無需接種。每年10月全場接種口蹄疫疫苗。
仔豬:出生當天滴鼻偽狂犬基因缺失活疫苗,3天后補鐵斷尾,15日齡接種水腫苗或鏈球菌苗,21日齡接種豬瘟苗,40日齡接種偽狂犬滅活苗,50日齡接種口蹄疫疫苗,60日齡接種豬瘟、丹毒、肺疫三聯苗。
二、消毒工作至關重要
任何傳染病的流行都需要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動物。為防病,需做好三件事: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動物。
空圈消毒:地面、過道、出入口等使用過硫酸氫鉀復合物。
帶豬消毒:建議使用生物消毒劑,長期使用可形成益生菌環境。
飼料和物品消毒:采用熏蒸消毒法,確保安全徹底。
三、優化豬場環境
禁止外來人員隨意進入豬場,特別是飼料、原料運輸車輛,必須在500米外消毒后方可進場。
滅蚊、滅蠅、滅鼠工作必不可少,這是許多疾病的重要傳播途徑。
四、中藥發酵助力防控
一些所謂的防非藥物效果有限,真正有效的還是科學防控。我使用自制的‘御瘟湯’,配方公開,效果顯著。
發酵方法:2公斤‘御瘟湯’+1包‘99多功能飼料發酵劑’+1公斤紅糖+10公斤全價飼料+100公斤清水,密封發酵72小時以上。
結語:面對非洲豬瘟,冷靜應對是關鍵。無論是僥幸存活還是防控失敗,都應從中吸取教訓,不斷完善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