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蝦對溫度、鹽度的適應范圍與馴化方法詳解
00
溫度和鹽度是影響對蝦繁殖和生長的重要生態因子,不同種類或發育階段的對蝦對這兩者的需求各不相同。
對蝦耐受溫度和鹽度的范圍被稱為耐溫、耐鹽范圍,而其自然分布區的溫度和鹽度變化范圍則體現了對蝦對這些條件的適應能力。
多數對蝦屬熱帶、亞熱帶種類,不耐低溫。例如,南方的斑節對蝦、墨吉對蝦和長毛對蝦在12-14℃低溫時會死亡;而北方的中國對蝦和日本對蝦可耐更低溫度,中國對蝦可承受5-6℃,日本對蝦約5-8℃,高溫方面,大部分對蝦在38-39℃時會出現死亡。
對蝦繁殖及胚胎發育對溫度要求較高,在13℃以上水溫可產卵,適溫為16-18℃,胚胎發育適溫為18-20℃,幼體發育溫度范圍約為20-26℃,幼蝦及成蝦生長適溫約為25-30℃。
對蝦大多為廣鹽性種類,可適應較寬泛的鹽度范圍。中國對蝦能在鹽度1至40的環境中生存,斑節對蝦能在鹽度0.5以下存活,但墨吉對蝦不能在鹽度7以下生存,仔蝦和幼蝦比成蝦更能耐受低鹽度,不過對蝦無法在純淡水中生存。
通過逐步馴化,對蝦可適應更大的溫差和鹽差,馴化效果取決于初始條件和馴化速度,緩慢馴化有助于擴大適應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