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魚病中草藥大全及其使用方法詳解
00
常用于魚病防治的中草藥種類繁多,包括地錦草、大蒜、五倍子、苦楝、大黃、博落回等。本文將為您全面解析這些中草藥的具體使用方式,供您參考。
1、地錦草
地錦草具有廣譜抑菌效果,全草可入藥,通常與鐵莧菜搭配使用。治療腸炎病和爛鰓病時,每日每100公斤魚用量為鮮地錦草2.5-3公斤(干草0.25-0.5公斤),可打漿或煎煮1小時取藥液拌餌投喂,連續(xù)3天。
2、大蒜
大蒜富含大蒜素,具備解毒、殺菌及驅(qū)蟲功能,取材便捷且用途廣泛,同時還有保健功效,是極具潛力的中藥材之一。用于細(xì)菌性腸炎、爛鰓病和霉菌病的預(yù)防與治療,每100公斤魚每日需用1-3公斤蒜頭,搗碎后混入飼料中投喂,持續(xù)6天。
3、五倍子
五倍子為蚜蟲寄生鹽膚木形成的蟲癭,擁有解毒、收斂及抗菌特性,適用于爛鰓病、白皮病、潰瘍病、腐皮病以及白頭白嘴病等疾病的防控。使用時,先將五倍子搗碎浸泡12小時后潑灑,或煮沸10-20分鐘后連渣帶汁均勻撒布全池,具體濃度依實際情況調(diào)整。
4、苦楝
苦楝枝葉具有顯著的殺蟲效果,特別適合應(yīng)對車輪蟲病等問題。按照每畝水面(水深1米)計算,使用20-30公斤苦楝枝葉捆扎置于塘角進(jìn)行漚水,每隔7-10天更換一次。
5、大黃
大黃具備廣譜抗菌能力,能夠?qū)共《拘猿鲅 ⒓?xì)菌性爛鰓、腸炎及白頭白嘴病等病癥。其炮制方式為每公斤大黃加入20公斤0.3%氨水浸泡12小時,以便釋放有效成分。
6、博落回
博落回含生物堿,既能驅(qū)蟲又能抗菌,可用于線蟲病、赤皮病、癤瘡病及魚鲺等疾病的防治。針對赤皮病和癤瘡病,每畝水面(水深1米)應(yīng)使用25-45公斤博落回?fù)v爛取汁,再配合30公斤生石灰和5公斤食鹽兌糞尿液全池噴灑;若是為了預(yù)防魚鲺和線蟲,則只需使用25公斤博落回扎成捆漚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