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的營養價值與藥用價值詳解 泥鰍搭配與禁忌早知道
00
泥鰍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較高而脂肪含量較低,能夠有效降低血脂和血壓。泥鰍可食用部分約占魚體總量的80%,這一比例高于多數淡水魚類。
一、泥鰍的營養成分
經檢測,每100克泥鰍肉中,含有22.6克蛋白質、2.9克脂肪、2.5克碳水化合物、1.6克灰分,以及豐富的礦物質和維生素,包括51毫克鈣、154毫克磷、3毫克鐵,還有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A、B族維生素等,同時還富含不飽和脂肪酸。
此外,泥鰍體內含有豐富的核苷,這是疫苗的重要成分之一,可增強人體抗病毒能力。
二、泥鰍的營養分析
泥鰍脂肪含量低且不含膽固醇,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其中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助于抗血管老化,特別適合老年人及心血管病患者。
將泥鰍與豆腐同烹,具有良好的滋補和食療效果。
三、泥鰍的藥用價值
泥鰍味甘、性平,歸脾、肝、腎經。
1、功能主治
補益脾腎,利水解毒,可用于治療脾虛腹瀉、熱病口渴、消渴癥、小兒盜汗水腫、小便不利、陽痿、病毒性肝炎、痔瘡、疔瘡及皮膚瘙癢等癥狀。
2、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每日100-250克;或燒存性后入丸、散,每次6-10克。外用:適量,燒存性研末調敷或生品搗敷。
四、泥鰍的食物相克
泥鰍不宜與狗肉同食,因狗血與泥鰍相克;陰虛火旺者應忌食。螃蟹和泥鰍功能相反,不宜同食,否則可能引起中毒;毛蟹同樣如此。但泥鰍與豆角無相克關系。
五、泥鰍的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皆可食用,尤其適合身體虛弱、脾胃虛寒、營養不良、小兒體虛盜汗者,有助于促進生長發育。
此外,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癌癥患者及接受放療化療者、急慢性肝炎及黃疸患者均適宜食用,特別是急性黃疸型肝炎患者,泥鰍可促進黃疸和轉氨酶下降。
同時,陽痿、痔瘡、皮膚疥癬瘙癢者也適合食用泥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