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蝌蚪死亡較多的原因分析與解決方法
00
林蛙的蝌蚪數量眾多,若管理不當,常常會因多種原因導致大量蝌蚪死亡。那么,林蛙蝌蚪死亡較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通常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親蛙種質退化
親蛙種質退化不僅影響繁殖,還會降低受精率、孵化率以及蝌蚪和幼蛙的成活率。調查顯示,仔蝌蚪的大批死亡與親蛙種質退化密切相關。
此外,受污染的水質同樣會導致仔蝌蚪死亡。
2、生態因素影響
孵化過程中溶解氧下降是造成仔蝌蚪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卵子孵化需要消耗氧氣,孵化后的仔蝌蚪耗氧量更大,加之卵膜分解及水中腐爛的水草等附著物都會消耗大量氧氣。
研究表明,當孵化池溶氧量低于3毫克/升時,仔蝌蚪會出現浮頭現象,一旦浮頭則難以挽救,從而導致死亡。
同時,溫度也是影響仔蝌蚪存活的關鍵因素。仔蝌蚪的最佳生存溫度為20-30℃,最適水溫為25-30℃。初夏繁殖的仔蝌蚪因晝夜溫差大,夜間溫度可能降至20℃以下;而7、8月繁殖的仔蝌蚪正值高溫季節,白天溫度可達35℃以上,這兩個時段繁殖的仔蝌蚪常發生大批死亡。
3、出池過晚的影響
剛孵化的蝌蚪需等待一段時間后再撈捕出池,具體時間取決于內部器官發育狀況和外部環境條件。
一般情況下,孵出后6-7天就應出池,此時蝌蚪已從內源營養轉向外源營養,急需進食,且個體增大后耗氧量也會增加。若錯過最佳出池時機,可能會因缺氧和缺乏營養而導致仔蝌蚪大批死亡。
針對上述仔蝌蚪大量死亡的問題,可采取相應管理措施,例如確保必要的生態條件,合理安排仔蝌蚪出池時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