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養殖技術與生活習性詳解 全方位掌握養殖技巧
00
蚯蚓是對環節動物門寡毛綱類動物的通稱,身體兩側對稱,具有分節現象,沒有骨骼,體表覆蓋一層色素薄角質層,除了身體前兩節外,其余各節均有剛毛。蚯蚓雌雄同體,異體受精,通過環帶產生卵繭繁殖后代。在中藥中被稱為地龍,具有通經活絡、活血化瘀、預防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蚯蚓的生活習性使其偏愛夜晚活動,白天藏匿于泥土洞穴中,通常在夏秋季節的夜間出沒。它們偏好潮濕、疏松且富含有機物的環境,例如庭院、菜園、耕地或垃圾堆附近。
蚯蚓是雜食性動物,主要以腐殖質、動物糞便、土壤細菌等為食,偏好甜食和酸味,厭惡苦味。它們對光線敏感,怕強光尤其是紫外線,喜歡安靜無振動的環境。蚯蚓的體溫隨外界溫度變化,適宜生存溫度為8℃以上,繁殖最佳溫度為22-26℃。
常見的蚯蚓養殖技術包括露天堆肥養殖、盆養蚯蚓和半地下室養殖法。露天堆肥養殖需選擇通風良好的場地,將未發酵的糞便堆成適當形狀,保持60%-70%的濕度,避免高溫和低溫影響。盆養蚯蚓適合小規模飼養,注意控制濕度和溫度,定期噴水保濕。半地下室養殖法則適用于大規模生產,通過構建地下設施提供穩定環境。
每種養殖方式都有其優缺點,合理選擇有助于提高養殖效率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