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點叉尾鮰養殖技術與生長習性詳解 養殖要點不可不知
00
斑點叉尾鮰屬于鯰形目鮰科的一種大型淡水魚類,具備食性雜、生長迅速、適應范圍廣、抗病能力強以及肉質優良的特點。接下來,讓我們共同探討斑點叉尾鮰的養殖技術。
斑點叉尾鮰的生長習性
斑點叉尾鮰傾向于在江河、湖泊、水庫及池塘中選擇巖石突出物、淹沒的樹木、樹樁、樹根或河道洞穴作為產卵地點,它們喜歡在光線較暗的環境中集群覓食,呈現晝伏夜出的攝食習慣。
斑點叉尾鮰在水溫4~5℃時開始進食,當水溫達到39℃時停止攝食。其生長溫度區間為5~36.5℃,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8~30℃。溶氧含量高于3毫克/升時表現良好,低于0.8毫克/升會出現浮頭現象,而0.34毫克/升則會導致窒息死亡。正常生長所需的pH值范圍為6.5~8.9。在池塘養殖環境下,第一年可長至13~35厘米,第二年可達35~45厘米,第三年則增長到45~57厘米。
斑點叉尾鮰的水源要求
斑點叉尾鮰育苗常用的水源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一般來說,地下水因其無懸浮物、未受污染且水質穩定,是斑點叉尾鮰繁殖孵化的理想選擇。而地表水如溪流、江河、池塘、湖泊和水庫,在無污染的情況下也是一類優質的水源。
斑點叉尾鮰的水溫要求
魚卵孵化和魚苗培育的最佳水溫為26~28℃。若水溫過低,魚卵孵化時間將延長,同時低溫環境容易導致真菌滋生,影響卵的正常發育。反之,水溫過高會使魚苗畸形率上升,超過28℃還可能引發細菌病和病毒病,因此建議孵化水溫控制在27℃左右。
斑點叉尾鮰的溶氧要求
用于孵化的水體溶氧量需維持在4毫克/升以上。除了確保水源進入孵化池前已充分曝氣外,還需在孵化池中安裝充氣設備,持續供氧,并保證池水處于循環狀態。
上一篇:探索紅點錦蛇:無毒的水棲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