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生活習性解析 了解野豬的繁殖行為與生存特點
00
野豬是雜食性的,只要是能吃的東西都會吃。通常一個野豬群由2-3只母豬和一群幼豬組成,公豬只在發情期才會加入群體。
野豬警覺性高,攻擊性強。特別是剛生產完的母豬,一旦聽到聲響,毛發會立刻豎起,雙眼睜大,盯著聲音來源。如果發現有人或其他動物靠近,它會迅速進入攻擊狀態,速度快且動作敏捷,可能會咬傷甚至咬死人或家畜。
母豬的繁殖能力較強,一胎可產2到9頭小豬,生產過程迅速,一般短時間內就能完成。產后母豬會立即舔凈小豬,并將它們聚集在一起,用草料遮蓋,只有在喂奶時才可見到小豬。若有人或其他動物靠近,母豬會用身體擋住小豬,全力保護。
野豬抗病能力強,成活率高。由于母豬會照顧幼崽,加上野豬自身抗病力強,較少出現家豬常見的疾病,因此成活率較高。家豬與野豬交配后生下的雜交小豬生命力也較強,不易死亡。
野豬耐粗飼,采食量少,生長速度慢。相比家豬,飼養野豬更簡單,成本更低,經濟效益更高。家養野豬可以喂食未粉碎的玉米粒、高粱米、馬鈴薯、紅薯、紅薯藤、菜葉等飼料。由于采食量少,多為粗飼料,因此生長速度較慢,日增重較低。
野豬分為歐洲野豬和亞洲野豬,在全球有27個亞種。由于人類獵殺和棲息地縮小,數量急劇減少,已被許多國家列為瀕危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