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育苗用植物性與動物性活餌料培養方法詳解
00
河蟹的蚤狀幼體、大眼幼體屬于雜食性生物,因此在人工育苗期間,做好活餌料的培養與生產,對提高河蟹育苗成活率具有重要意義,必須給予高度重視。
本文將分享河蟹育苗所需的植物性和動物性活餌料培養技術,供讀者參考。
一、河蟹植物性活餌料的培養
河蟹育苗生產中常用植物性活餌料包含三角褐指藻、新月菱形藻、扁藻、小球藻等單細胞藻類。其培養流程大致如下:
首先采集、分離并篩選所需藻種,生產單位可向科研機構購買;其次根據生產規模和需求合理配制營養液;接著選擇合適的培養方式,如室內小型培養或室外水泥池培養,大規模生產時應提前建好設施并做好池子及工具消毒工作;隨后將室內培養的藻種移植至水泥池,一次接種量需足夠大以維持生長優勢,接種時間宜選晴天;最后加強日常管理,控制光照、水溫和鹽度,并確保充足營養供給,使藻類持續生長繁殖,為河蟹育苗提供穩定餌料來源。
二、河蟹動物性活餌料的培養
河蟹蚤狀幼體和大眼幼體偏愛食用輪蟲和鹵蟲作為動物性活餌料。
1、輪蟲的培養方法
通過采集分離獲取輪蟲種群后,在實驗室條件下進行擴繁。當輪蟲種群數量達到一定水平時,可將其轉移至室內水泥池或室外土池開展規模化生產,定期使用篩絹網捕撈用于河蟹幼體喂養。
2、鹵蟲的培養方法
選用優質鹵蟲卵,采購數量依據實際需求決定。之后將鹵蟲卵置于餌料培育池內,經過清洗、孵化以及分離工序后即可用于河蟹幼體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