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寒羊羊舍類型有哪些 小尾寒羊羊舍一般要求
養殖小尾寒羊首先就是建設小尾寒羊羊舍,由于小尾寒羊比較溫順,所以在建造羊舍的時候也會比較寬松。本文介紹小尾寒羊羊舍類型有哪些,以及小尾寒羊羊舍的一般要求。
一、小尾寒羊羊舍的一般要求
羊舍位置的選擇可根據具體需要而定。較大型的種羊場和肥育場,應選擇在地勢高燥、人群不密集、沒有環境污染和飼草飼料供應方便的地方。
另外,還應該考慮到交通是否方便和水源、水質是否良好等因素,在家庭飼養條件下,應視宅院的條件給予適當的安排。
羊舍要寬敞,否則空氣污濁,潮濕,羊多時會發生個別羊吃不到草的現象,影響生長發育。
修建羊舍既要考慮到冬季保暖,又要注意通風和夏季防暑。羊舍門應適當寬些,以防羊出入擁擠,造成母羊流產。門的寬度一般為1.5~2米。羊舍地面要高出舍外地面20公分以上,以使羊圈干燥,不存積水。
二、小尾寒羊羊舍類型有哪些
羊舍的建筑形式可根據具體條件而定,不必要求一律。因為小尾寒羊適應性較強,舍飼和半舍飼均能很好地生活。目前在產前較流行的有以下幾種:
1、屋舍圈
屋舍圈以長方形為好,屋頂中央有脊,兩側為陡坡,墻壁采用磚、石或土壘成,門宜設在南面或北面,并且要安裝1.2米以上寬的門。南側墻的窗子應面積大、數量多,北墻僅設1~2個小窗口即可。
這樣的舍圈夏季能通風透光,比較涼爽。冬天向陽背風,比較暖和,有利于保持羊體健康。
2、屋舍露天結合圈
在屋舍圈外再壘一個露天圈,屋舍部分遮陰保暖,供羊休息;露天圈陽光充足,便于羊只運到和接受陽光照射。這種圈適于常年舍飼的羊使用。
3、長方形羊舍
以放牧為主的地方,羊只多在露天過夜,羊舍內設備非常簡單。在舍飼期或以舍飼為主的羊場,羊只多在舍內、運動場內活動,這類羊舍內應有固定的草架、飼槽、飲水槽等。
以舍飼為主的長方形羊舍以雙列式較多,若為雙列對頭式羊舍,則中間為走道,然后在走道兩側修建帶有頸枷的固定式飼槽。若為雙列對尾式羊舍,則走道、飼槽、頸枷應靠兩側窗戶。
4、單列羊棚
羊群只在夜間休息或惡劣天氣時在羊棚內停留。而喂草和喂料則是在運動場內進行。這種羊棚多在溫暖的地區采用,羊棚的前面為敞開式,后墻上設有窗戶。
5、棚舍結合羊舍
這種羊舍大致可分為兩種形式:一是利用原有羊舍的一側墻體而修成三面有墻、前面敞開的羊棚,平時羊只在棚內過夜,而在冬春產羔期進入羊舍。
另一種形式則是三面有墻,而向陽避風的一面為1.0~1.5米高的矮墻,矮墻上部敞開,外面為運動場的羊棚,平時羊只在運動場過夜,冬春季節進入棚內,這種棚舍結合羊舍比較適用于冬春天氣較暖的地區。
6、農膜暖棚式羊舍
該羊舍實質上為一種更方便實用的棚舍結合式羊舍。這種羊舍可以利作冬春季節白天的陽光來提高夜間羊舍的溫度,避免妊娠和產羔母羊受嚴寒的危害。這種羊舍可以利用原有三面圍墻的敞棚圈舍為基礎,在距棚前房沿2~3米處壘一高1.2米左右的矮墻,矮墻中部留一約2米寬的舍門,矮墻的頂端與棚沿之間用木桿或木框支撐,上面蓋上農膜,并以木條加以固定,舍門以門簾遮擋。
在東、西兩墻距地面1.5米處各留一個可開可關的進氣孔,在棚頂最高處也留兩個與進氣孔孔徑相同的可調節排氣窗。
農膜暖棚式羊舍也有完全采用鋼骨架為主體、圍墻及所有部體采用組合體的太陽能活動棚。無論何種形式,均應注意出牧前提前打開進氣孔、排氣窗及圈門,待中午陽光充足時再關閉舍門及進出氣口,以提高棚內溫度。因農膜易老化,應及時修補,并應注意及時清理棚內地面,勤墊干土,保持棚內及地面干燥。棚的大小依羊只多少而定,每只母羊平均占棚面積1~1.2平方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