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的中華魚鳋病防治方法與癥狀表現詳解
00
中華蚤憑借其發達的第二觸角深入鰓絲組織,形成明顯傷口并引發細胞增生,嚴重影響魚類正常呼吸,導致魚兒在水中劇烈掙扎,食欲下降甚至完全停止攝食。
接下來將為您講解魚的中華魚鳋病的防治策略以及典型癥狀,供您學習參考。
一、魚中華魚鳋病的癥狀表現
中華魚鳋病主要侵害青魚、草魚、鰱魚和鳙魚等品種,在魚鰓上可見乳白色圓柱狀蟲體,形態類似蠅蛆。
受感染部位鰓絲末端呈現腫脹、發白現象且容易發生彎曲變形,這些創口極易受到細菌侵襲,從而引發局部炎癥,加速病魚死亡。
通常情況下,兩年以上的草魚群體較為高發,較大規格的魚種也可能患病。病魚表現出明顯消瘦、行為焦躁、進食意愿減弱等癥狀,同時頻繁躍出水面甩動尾鰭,此病常見于夏季至秋季。
二、魚的中華魚鳋病防治方法
1. 使用生石灰實施全池帶水清塘作業,能夠有效消滅蟲卵與幼蟲。若發現攜帶感染幼蟲的魚種,則不宜引入養殖水域。
2. 在投放魚苗之前,采用硫酸銅與硫酸亞鐵配比溶液浸泡魚體約20至30分鐘,配比標準為每百斤水加入0.20克硫酸銅和0.10克硫酸亞鐵。
3. 若已發病,可按每立方米水體添加0.5克硫酸銅及0.2克硫酸亞鐵混合物進行全池噴灑。另外,亦可選擇每立方米投加2.5%敵百蟲粉劑2克的方式處理。
4. 當鰱魚同時感染中華鳋與魚鲺時,推薦使用每立方米7升2.5%敵百蟲粉劑2克、硫酸亞鐵0.2克,或30%敵百蟲晶體0.05克、硫酸亞鐵0.2克的組合制劑開展全池潑灑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