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飼養母豬,提升繁殖能力產出更多優質仔豬
00
好母豬才能生好崽,那么如何養好母豬,使其產下更多健康的仔豬呢?母豬的飼養可分為四個階段進行針對性管理,具體措施如下:生長期注重營養調控,配種期加強催情補料,妊娠期精準喂養,泌乳期加大喂料量。
1、生長期要調
指調控營養供給。對于普通二元雜交小母豬,自體重30千克起,每日提供的每千克配合日糧需含消化能13兆焦、粗蛋白16%、賴氨酸0.8%、鈣0.75%,任其自由采食。
當體重達45千克時,需將日糧中鈣、磷含量分別提升0.1%。待150日齡、體重約80千克時,控制采食量,每日喂食2.3~2.5千克。
土種小母豬對應的體重應減少2~3千克。
2、配種期要催
指催情補料。二元雜交小母豬適宜初配年齡為8月齡,體重約110千克;土種豬則應在70千克時完成初配。
因5月齡起限制喂食,故配種前14天起,日糧增加40%~50%,每日喂食3.8~8千克。
3、妊娠期要準
配種后立即降低喂量至催情補飼前水平,日糧每千克含消化能12.1兆焦、粗蛋白13%、賴氨酸0.6%、鈣0.75%、磷0.65%,每日喂2.2千克,持續至懷孕第84天。
從第85天起,調整日糧營養,每千克含消化能12.5兆焦、粗蛋白14%、賴氨酸0.75%、鈣0.8%、磷0.65%,每日喂3.25~3.5千克。
分娩前3天,日喂量降至1.8千克左右,便于生產。
4、泌乳期要狠
指泌乳期需大力強化喂養。母豬產后5~7天逐步增加喂料量至最大值。估算泌乳期日糧喂量方法為:以1.5千克為基數,每哺育一頭仔豬增加0.5千克飼料,例如哺育10頭仔豬則喂6.5千克飼料。
若母豬每日無法吃完6.5千克飼料,可在其中添加2%~4%食用油脂,確保營養水平達標。
上一篇:母豬產后癱瘓病原因與治療技術要點